在信息时代的浪潮中,数据无疑是当下最无价的资产之一。然而,如何有效地展示和处理这些庞大的数据,仍然是许多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近期,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申请了一项名为“一种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的专利,试图以更简便的方式解决数据可视化工具操作复杂的问题。
根据金融界2025年1月28日报道,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信息数据显示,平安银行这一专利的申请日期为2024年10月,公开号为CN119357278A。这项专利主要涉及人工智能技术和金融科技领域,深刻反映了平安银行对数据分析与可视化的重视。
专利的详细的细节内容包括一种数据可视化处理方法,其创新点在于解析待可视化数据表,并对表中的维度字段和指标字段进行标记。接着,通过拆解这些字段,建立至少两个组合参数集,从而生成与之对应的查询数据集。这一过程不仅算法复杂,还通过预置的数据特征分析方式,将组合参数输入到偏好模型中,最终生成推荐的可视化图表。
平安银行的此项专利申请,显然是未解决目前数据可视化工具种类非常之多、操作复杂、依赖人工配置的现状。这种传统方法往往耗时耗力,并且效率低下,不足以满足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而随着数据量的持续不断的增加,企业迫切地需要更高效、更自动化的数据处理工具,以便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这项专利的创新在于,通过其处理方法,用户无需深入到每一个操作细节便可轻松获取所需的信息。这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也提升了各行业在数据分析方面的整体效率。例如,银行在进行客户行为分析或市场趋势预测时,能快速获得可视化的数据支持,帮助决策者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做出更为精准的决策。
平安银行此次申请的专利,正是响应了金融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需求。这一转变不仅关乎企业的发展,更是整个金融科技领域的一次创新实践。自1987年成立以来,平安银行一直在探索如何通过技术方法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从最初的货币金融服务,到如今的智能金融解决方案,平安银行在市场上从始至终保持着强劲的创新能力与竞争力。
通过天眼查等数据源我们得知,平安银行不仅注册资本高达1142489.4787万人民币,还对外投资了27家公司,参与了1205个招投标项目,拥有495条商标信息和4395条专利信息。这充足表现了其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重视,同时也显示出其在创新层面的持续投入与努力。
作为金融领域的领军者,平安银行的这项专利申请无疑将对整个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数据可视化的简化不仅能提高用户的操作便利性,也可能推动更多企业在这一领域的技术革新,帮助行业整体提升数据处理的能力与效率。
总之,平安银行此次申请的数据可视化处理专利,展现了其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前瞻思维与创新精神。在未来的信息时代,随着对数据的需求与日俱增,那些能快速、有效地处理和展示数据的企业,将在市场之间的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平安银行无疑正走在了这样的前沿,期待其这一创新成果能够尽快落地,为业内带来更大的价值和改变。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